在线客服
网站设计-传媒网站-优秀网站-网站案例-优站网
网站设计-传媒网站-优秀网站-网站案例-优站网

浅析初始内容的设计

 网页内容是一个网页最直接反应网页主题的工具。在一个简单的网页设计中,网页内容无疑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当下的问题是,网页内容究竟应该怎样编排才可以最好地反应网页内容,进而吸引用户,最终提高网站的点击率。

Content Design(内容设计)即涉及产品需求也涉及到(产品和用户)互动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大多数团队中只有PM才会涉及到相关工作,一般情况下不是基于用户需求就是如何展现,很少涉及具体的互动环节也很少会有人整体上去综合思考内容的设计。

去年在UPA的工作坊上就有人问我相关问题,说实话我自己对于这一块的认识也很不够(起码没有像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这样完整)。最近不想写东西,总是搞了一堆文章标题的草稿而不去写内容也不发出去,于是就开始梳理一些关于内容设计的杂散知识。正好前天和tony聊到了“鲜果在用户未登录时的首页”问题,后来又在360圈的聚会上谈到了相关观点,那么就简单写出来吧…

1、事实上没有什么产品是“难用”的,只要用户有了使用的需求兴趣,基本上所有产品都会变得容易。但,也没有任何产品是“好用”的,如果用户没有使用乐趣怎么做都难用。

对我来说(大型)网游很难用,因为我没有任何兴趣,但我弟弟会觉得很好用。股票软件很难用,虽然我做过很久的证券系统但我真的对这种纯电子货币不感冒,至今看到股票软件就发晕,但我炒股的老婆觉得那比Gtalk好用。

一切的根本在于需求和兴趣,满足用户需求的是内容,引导用户用户兴趣靠“初始内容”。

2、关于“初始内容”的设计,主要是指在用户未正式使用(不只是“未登录”,登录了但没有深入使用也算)前给他们展示什么,让他们可以(不可以)做什么。其主要设计原则与用户的认知积累、目的性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3、有些产品把“内容”做的很早让用户有了一定的认知。于是,他们可以让用户进来后直奔主题。

苹果的iphone广告绝大部分内容都是show它的功能,也是在教育怎么用。并没有人买了iphone以后回家翻看说明书,但绝大部分人(不关心的人除外。较真者请绕行)拿到手就会用,这不只是因为它的易用性很好更因为它很早就教会了用户怎么去用。

facebook早期也是不停的在校园里告诉学生这里可以干什么什么,可以怎么怎么泡妞,于是很多人去了就直接注册无须“逛一圈”。于是facebook可以不登录什么不让干(但是facebook也考虑了登录后没有好友和小组时的“初始内容”,这个时候你还有图片等可以玩)。

4、有些领域用户进来就带着强烈的需求,或者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积累。于是,需要让用户进来后直奔主题,而无须设计过多的“初始内容”来干扰用户。

电子商务和搜索就是典型的例子。来阿里巴巴就知道这是电子商务,去google就知道这是要搜索,用户有需求也有兴趣;他们都需要直奔主题,对于“初始内容”无须考虑过度。阿里巴巴可以把首页搞成集贸市场,google可以让首页只有一个输入框。

4、在更多用户没有“认知积累”的时候,“未正式使用”之前整个产品只是一本又厚又难懂的“说明书”。很多用户进入一个新网站时,会先“看看”然后“逛逛”,再后才是深入去用。

在“未正式使用”之前让他看到什么、逛什么? 直接影响新用户的转化率。如何让用户“有兴趣”并“快速”读懂,然后“产生使用的欲望和兴趣”,是所有产品设计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5、你根本不知道榨汁机是干什么的,也没有很明确的需求要去用,我非得给你个榨汁机的说明书让你看,你不会看。聪明的业务员会先让你尝尝榨出来的果汁,于此同时让你简单了解是怎么炸出来的,只要简单了解就可以了,然后慢慢你自己就有兴趣去研究了,然后你就购买了…

很多非主流网站生怕用户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不知道怎么用。在首页上给了长长的几段“小作文”,上来就叽哩哇啦的说自己是干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的。用户看都不看,走了。

更有甚者,很多网站生怕用户不会用他们“先进”的“酷”功能,在首页上搞个大视频 lash让用户下载或者等着加载完观看,正经八百的视频教学。没等视频加载完,用户就走了。

总之,企业要想在网页设计上有所成就,一方面是好的创意,另一方面就是网页内容的针对性。只要内容好了,网页设计自然会上去。再次提醒各位业主,内容决定一切,切莫着急!